《繁花》中的上海人喝的都是什么茶?

《繁花》中的上海人喝的都是什么茶?

上海,是一座繁花似锦、精彩纷呈的城市,承载着一个个当年上海滩的传奇故事。上海的社会风流,我们已在《繁花》看尽……

宝总和汪小姐相遇在茶室,和平饭店的下午茶,老板娘们到“夜东京”找宝总发难仍是由平息怒火的西湖龙井开始……王家卫在拍摄中,给足了茶与上海的紧密联系。

在《繁花》那个年代,煌煌大时代,人人争上游,阿宝也变成了宝总。上海曾被称“十里洋场”,在一幢有故事的花园洋房里喝下午茶,是一种别致的优雅生活方式。

在当年的这里,什么茶入得了主流,便代表了世界级的地位。

有这样一款茶,在上海是绝对的主流之一: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它以绝对主力之姿,助力上海成为中国茶叶集散中心之一;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它让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“魂牵梦绕”,想起在上海经营茶铺的亲人;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豫园,它招待了英国女王,并获好评……

它来自于安徽祁门,是“世界三大高香红茶”——祁门红茶。

一、若要去黄山 怎么也绕不开祁门

对于离上海不远的安徽,纵览茶事,它确是傲视全国的“佼佼者”。

与八大菜系之一徽菜、四大古城之一徽州古城等其他维度的“浅浅参与感”不同的是,民间各大版本的中国“十大名茶”,安徽占据了远不止一席:祁门红茶、黄山毛峰、太平猴魁、六安瓜片几乎包揽了半壁江山。这里的茶名优遍地,特别在皖南甚至能做到“一县数名茶”。

在皖南土地的中枢山脉黄山,是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,素以苍劲多姿的奇松、嶙峋微妙的怪石、变化莫测的云海而著称,被收入“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”名录。

在黄山西麓,祁门县以安徽南大门、“生态王国”而称,有着南北过渡带的淮扬风韵与梅雨氤氲的江南风情,更加另外人熟知的,则是这里的茶——这里是茶叶的“天下”。

坐落于群山间的现代化茶厂 ▲坐落于群山间的现代化茶厂

在祁门茶山公园,美丽的茶花女雕塑和其背后隽秀的字体特别引人注目,这个镌刻的字为邓公为其题的“你们祁红世界有名”,成为祁门茶乡地标性景观。

祁门早在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,现代更是优秀的“中国红茶之乡”,这一切来自优秀的山水。

祁门县蝉联5年“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”,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8.64%。

集“国家地质公园”、“华东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”、“中国青少年科考探险基地”、“国家4A级风景区”四顶桂冠于一体的牯牛降,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祁门大地之上;芦溪倒湖十八湾,不仅有着水流湍急湖段,也有着碧静如丝的湖面,若至春和景明畅游,青山倒映湖面,两岸花红柳绿,一碧万顷。

山水,是祁门之形体;文化,是祁门之精神。

祁门,属古徽州“一府六县”之一,迄今已有1200多年。

《繁花》中的上海人喝的都是什么茶?

走过千年历史的祁门,拥有多项非遗文化,祁门傩舞、徽州目连戏等引人入胜;茶具、瓷器、竹编扣瓷等文创、非遗产品琳琅满目;这里也是“御医故里”,是新安医学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

光庆堂、永锡堂、敦典堂、敬敷堂、保极堂,源远流长;岳武穆遗迹、曾国藩行辕,烛照春秋,千年古村磻溪、安徽最南芦溪,韵味十足……在祁门,每一个乡镇的历史故事,都能让你领略到一脉文化。

7000多万安徽人,操着不同的方言、吃着不同的口味,而祁门也自有独特之处:

中和汤,是祁门地道的特色菜肴,每逢设宴时,必有中和汤,这是桌子上的第一道菜肴;千层锅,用食材堆砌而成,大锅大火炖至熟透,卤肉、肉丸、豆腐、野味、嫩笋、干菜、米粉……一层一吃,各具特色;还有臭鳜鱼、葛粉圆子、冷水鱼……别有滋味,让人向往。

臭鳜鱼,最能彰显徽地食客的“重口味” ▲臭鳜鱼,最能彰显徽地食客的“重口味”

可以说,祁门随着安徽在历史进程中融合了中原大地的各种文化、饮食与习惯。

在融合的过程中,各茶类在各方文化、旅人的古今迁徙中开始交融、改良,各种制茶技艺不断的涌入、传承,加之林木茂盛,溪润常流,让祁门茶叶随着徽商走遍全国乃至全世界。

二、在祁门茶香里 发现春天的芬芳

正如“吃货”们去合肥,不一定先吃麻饼、烘糕、寸金、白切这传统4大名点,而是先“冲了”小龙虾一样,去到黄山祁门喝茶不一定要紧盯着绿茶。祁门茶的丰富,不只是在名茶种类上,在绿茶、红茶、黑茶这些不同茶类间,祁门也有着丰富且优秀的选择。

祁红是安徽红茶的绝对代表。祁门红茶是由传统名茶祁门工夫、新工艺红茶红毛峰、红香螺等共同构成的。祁门工夫红茶创制于1875年,因茶叶品质中天赋的香气、祁门茶农的精益求精,其品质很快超群,以“祁门香”在红茶世界中独树一帜,闻名至今。

在红茶世界中,正山小种有松烟香、云南滇红有花蜜香、九曲红梅有甜花香、大吉岭茶有清新麝香,但何谓“祁门香”?在《安徽省志·农业志》中如此解释“祁门香”:有蜜糖香,又似蕴藏苹果香。

在其它权威记载中,祁门香被称为红茶香气的综合体,有蜜糖香、砂糖香、甜花香,又蕴有青甜的苹果香、悠远的兰花香,整体呈现出带有“玫瑰色彩”的综合感受。因此,庄晚芳先生所著《中国名茶》中有文字如此形容祁门香:

“在中国的茶香里,发现了春天的芬芳。”

祁门茶叶,在唐代时期就已经久负盛名。因此,这里名茶众多,除红茶类的祁红外,还有着黑茶类的安茶。安茶是黑茶中的一朵奇葩,有着“露茶(白露时节,在晴天晚上于室外摊露一夜)”这个独特的工序。其汤浓微红、香气高长,早时岭南中医诊方常用它来作引,因此在两广和东南亚地区还被称为“圣茶”。

《繁花》中的上海人喝的都是什么茶?

三、三款祁门茶 一解何为“香飘四海”

祁门,不中不东,东靠包邮区,却享受不了包邮,西接中原大地,却没有一条南北动脉贯穿;不南不北,高山悬湖遍地……

面对如此封闭、边缘、不友好的地理环境,数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祁门人民非但没有躺平摆烂,反而愈挫愈勇,种出了香飘四海的名茶。

看《繁花》,更要感受当年上海的“上流生活”,一杯正宗的祁门茶肯定少不了。祥源茶业在祁门深耕多年,大力度建设生态茶园基地,利用核心产区优质原料资源,通过完整的历史工艺传承及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展示保护体系,带来了十足的“祁门香”。

  • 祁门春早:“似花似果似蜜”……说到红茶香气,怎么也绕不开经典的“祁门香”。
    祁门春早优选祁门核心产区槠叶种春料,非遗团队传统工艺制作。茶汤甜爽醇柔,有明亮清爽的果甜香、植物的嫩甜香和麦芽糖香交织其中,汤感细腻饱满,轻活且开阔,呼吸间有很强烈的清凉感,尾韵甘甜,果蜜甜香显著。
  • 茉莉祁红:祁门红茶适配性强,搭配不同的鲜花、水果也有不同的风味。
    茉莉祁红是以祁红香螺配以横县茉莉花,三窨而成。茶汤入口便是灵动而馥郁的茉莉花香,并伴有红茶的果甜香和蜜甜香,花香与茶香交融相得益彰,茶汤甜醇稠润,风格轻快,唇齿留香,五泡后花香依旧。独立小包装,方便宜饮。
  • 祁门安茶:安茶是安徽特色黑茶,畅销两广。其消食,是当年富家所选;以陈为饮,陈化必须三年以上,且越陈越香,越陈越醇。
    祁门芦溪乡槠叶种春料,沿袭传统夜露工艺,传统箬叶竹篓包装利于后期陈化。经过三年陈化,香气浓郁而厚重,干爽的木质香混合偏果脯的果甜香、烘焙香和箬叶香,入口甜,茶汤醇滑油厚,苦涩度低,有劲爽感,回味甘甜,伴有丝丝清凉感和植物的清甜香气。

有机会一起喝杯长长久久的茶!